淀粉細微結構的物理化學性質,必須在實驗室中小心地制備沒有經受任何偶然改性的
(如干磨、酶解)">

亚洲中国字幕_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_免费久久久_亚洲精品电影在线观看_日韩成人在线观看_av国产精品

當前位置:首頁 > 行業知識
快速導航
行業知識
實驗室制備淀粉的方法
2008-06-27
 
淀粉在植物體中是和蛋白質、脂肪、纖維素、無機鹽及其他物質聯在一起的,要研究
淀粉細微結構的物理化學性質,必須在實驗室中小心地制備沒有經受任何偶然改性的
(如干磨、酶解)純凈淀粉,而不能用已經遭受化學改性的工業淀粉,下面介紹一種實驗室
方法的原理。
從大麥、燕麥、黑麥、小麥和玉米中分離出淀粉,其步驟如下。
(1)浸泡 將原料浸泡在PH值6.5的乙酸鹽緩沖液中,其中含0.01mol/l的氯化汞(抑制微生物和酶),以軟化籽粒,并抑制淀粉酶的降解作用。麥類在6℃浸泡30h;玉米40℃浸泡40-50小時。
(2)磨碎。
(3)水中打漿。
(4)乳漿依次過篩(150和75),除去纖維雜質。
(5)重復磨漿、打漿、過篩,至篩上物無淀粉為止,得粗淀粉乳。
(6)去除蛋白質  粗淀粉乳懸浮液與甲苯(體積比為7:1)混合、振蕩,以除去蛋白質(變性蛋白質在液體分界面被除去)。重復此步驟至達到所要求的純度(蛋白質質量分數小于0.25%,但必須小心地從棄去的甲苯層中回收全部淀粉粒。
實驗室制備淀粉的方法是采用溫和的方法進行抽提,常用的有細胞破碎法、發酵法、堿法和表面活性劑等方法。不同的淀粉原料,實驗室制備的方法存在差異,現分述如下。
(一)馬鈴薯、甘薯、木薯和山藥等薯類淀粉
這類含淀粉原料的特點是蛋白質含量低,顆粒大,沉降性好,可以比較簡單地采用沉降法加以分離,但此類原料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強,因此破碎組織后不能讓淀粉顆粒暴露于空氣,要盡可能使其沉淀在水中。為抑制淀粉酶活性,將磨碎物浸在含有微量氯化汞的水中,用沉降法去除雜質。
(二)小麥淀粉
以小麥粉為原料,加水,充分揉勻使之成濕面團,放置數小時使面筋的網狀組織發展起來后,然后將面團在流動的水中揉洗,收集流出的淀粉,用沉降法去除雜質。小麥淀粉蛋白質含量高,可通過發酵去除蛋白質,也可將淀粉懸浮在0.2%的堿液中,則蛋白質溶解,去除蛋白質,然后反復進行水洗、沉降操作,直至淀粉完全沒有堿反應為止。
用小麥制小麥粉期間,有一部分淀粉顆粒受損傷,因此在要求很高準確性的場合,可用含有氧化汞的緩沖液(PH6.5)在低溫下使小麥粒吸水潤脹,以抑制淀粉酶的作用,然后將其磨碎制成漿,再用上述方法分離精制淀粉。
(三)大米淀粉
大米淀粉是各種淀粉中與蛋白質結合牢固的一種淀粉,僅用水洗是不能將其分離,通常采用堿法,即用0.2%的堿液浸泡米粉,使蛋白質溶解,從而通過水洗將蛋白質除去(類似小麥操作)。另外也有采用表面活性劑法分離大米淀粉,即利用表面活性劑與蛋白質結合而使淀粉分離( 如烷基苯磺酸鈉可使蛋白質變性,并形成絡合物)。具體步驟是:在米粉(過50 目篩,盡可能去除米糠)中加入0.2%烷基苯磺酸鈉,振蕩約2H,利用米粉的顆粒粗,大米淀粉顆粒小這一性質,用200目至150目的篩分離淀粉與米粉,往分離出的米粉部分加入新的表面活性劑再次進行抽提。將收集的淀粉用蒸餾水反復洗滌,除去表面活性劑,即分離得到大米淀粉。也可采用甲苯法分離大米淀粉和蛋白質,即將試樣加入水與甲苯(體積比為1:8)的混合液中,振蕩,使蛋白質變性,并使之集于水一甲苯的分界面處分離。
(四)其他淀粉
玉米等淀粉大體可用上述沉降法、發酵法、表面活性劑法或這些方法的組合法來分離制備。

 

 

上一篇:馬鈴薯淀粉生產工藝

下一篇:薯類淀粉設備的選擇原則

了解更多請掃二維碼